1. 甲級下關沱茶
綠釅茶好喝。綠釅茶包裝干凈衛(wèi)生易于攜帶。綠釅茶適于絕大多數人的味道。綠釅茶味道鮮辣香醇。拿起茶杯又小口的喝下一口綠釅茶,綠釅茶的味道在你嘴里。
綠釅茶當作飲品本體較輕,綠釅茶有著更加顯著的柚子風味,風味的復雜性比香檳好。綠釅茶聞起來特別甘甜。綠釅茶口味很棒,喝起來可口,大品牌信的過。
2. 甲級下關沱茶碎沫
乳扇其實是一種奶酪,由牛奶制成,半透明狀,光滑油潤,片狀成卷,吃法很多種,生吃、干吃、涼拌、燒烤、油炸著吃皆可,可與云腿一起用于烹調,也可作為可口的下酒菜。
在大理隨處可見,它的美味可口早已深入人心。乳扇,是一種牛奶制成的乳制品,長約定俗成5——30厘米,寬10—12厘米,呈斜長扇形,兩扇疊套在一起,稱為“一對”。
制作時先把鮮牛奶煮沸,加入食用酸制成的“酸奶”,再用竹筷將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等攤成薄片,然后在竹架上晾干而成。為乳黃色,油潤光滑,清香甜美,營養(yǎng)豐富,攜帶方便,是一種饋贈親友的禮品。乳扇的食法方便,可分為煎、蒸、煮三種。
煎炸,這是乳扇較為普遍的吃法,即把乳扇放入油鍋內煎炸片刻,待乳扇呈焦黃色后取出放入盤內,撒上白糖或椒鹽即可食,芳香酥脆,鮮美可口;若將乳扇包卷豆沙后再煎炸,切成筒形叫“叫夾沙乳扇”。
蒸食法,即將乳扇放入甑內蒸軟,撒上白糖,細嚼品嘗,乳香濃厚,富于營養(yǎng);沖煮法,可先將乳扇煎炸后,揉成碎沫入杯中,加白糖食用,也可和水煮沸加糖食用,不可以把乳扇和小粉套炸做成假“紫蓋肉”,作素席的菜點。 乳扇的做法1.先在鍋內加入半勺由木瓜制成的酸水,加溫至70℃左右,再以碗(約500毫升)盛奶倒入鍋內,牛乳在酸和熱的作用下迅速凝固。
此時迅速加以攪拌,使乳變?yōu)榻z狀凝塊。
2.然后把凝塊用竹筷夾出并用手揉成餅狀,再將其兩翼卷入筷子上,并將筷子的一端向外撐大,使凝塊大致變?yōu)樯葼?,最后把它掛在固定的架子上晾干,即成乳扇?/p>
在晾掛中間必須用手松動一次,使干固后容易取下。
按此法制造乳扇時,在每制一張乳扇后,需將鍋內酸水倒出,重新放入新酸水。但使用過的酸水收集起來,經發(fā)酵后還可以備用。
一般放入鍋內的酸水與鮮乳的比例約為1∶2,每10千克鮮乳約可制1千克乳扇。
3.酸水的制備:利用鮮木瓜或干木瓜加水煮沸后,經一定時間取其酸液即為酸水。
在沒有木瓜的季節(jié)或北方地區(qū),可用烏梅代替木瓜。
制作時可按烏梅與水1∶3的比例煮沸半小時,然后取其清液即為酸水。
3. 甲級下關沱茶是什么茶
沱茶的特、甲、乙等級用料不同只是在選料的等級上區(qū)別。這里的等級就是我們說的普洱茶茶菁的等級,同一批料分選后級別高(細嫩牙頭嫩梢)做為特級沱用料,青壯葉做為甲級沱用料,粗、壯、老、料用做乙,丙,大眾沱用料。
甲級沱茶是下關廠生產時間最久、產量最大的常規(guī)產品。甲級沱茶于1951年投產后,一直延續(xù)生產至今。早期的甲級沱茶,規(guī)格有250克、125克兩種;
70年代以后,被現在常見的100克規(guī)格所取代(但由于訂單的要求,特殊重量的沱茶也曾有少量生產)。甲級沱茶,沱高約4.3厘米,外徑約8.3厘米,早期使用“中茶商標”,自1991年以后注冊使用“松鶴”商標。
甲級沱茶的年份斷代依據,主要有重量、沱型、包裝材料的質地與印刷等。1993年以前,甲級沱茶使用油光格紋黃紙包裝,約在1992年以后更換為無光的格紋黃紙,1997年開始使用綠色食品標志。
便裝材料整早期多為五顆裝牛皮紙筒,精裝為單顆紙盒包裝。2000年以后,條裝材料改為復膜紙袋。
4. 下關沱茶甲級和下關甲沱
下關沱茶的特、甲、乙等級用料不同只是在選料的等級上區(qū)別。同一批茶葉原料分選后,級別高(細嫩牙頭嫩梢)做為特級沱用料,青壯葉做為甲級沱用料,粗、壯、老、料用做乙,丙,大眾沱用料。
甲級沱茶是下關廠生產時間久、產量大的常規(guī)產品。甲級沱茶于1951年投產后,一直延續(xù)生產至今。早期的甲級沱茶,規(guī)格有250克、125克兩種;70年代以后,被現在常見的100克規(guī)格所取代但由于訂單的要求,特殊重量的沱茶也曾有少量生產。
為解決省茶司中低檔毛茶原料過量積壓問題,1988年下關茶廠開發(fā)投產乙級沱茶,其間1991—1992兩年間一度停產。1993年恢復生產,因考慮到消費者心理接受力,更名為一級沱茶。此后兩種名稱時有混用。茶品規(guī)格為100克,沱高約4.1厘米,外徑約8.2厘米。
丙級沱茶投產于1988年,同乙級沱茶一樣,是為解決省茶司中低檔毛茶原料積壓而開發(fā)的產品。1991—1997年間一度停產。1998年恢復生產,茶品配方與1988—1990年間的丙級沱茶不同。且因考慮到消費者心理接受力,
5. 下關甲級沱茶口感
下關羊沱由制茶大師馮老先生親自甄選臨滄茶區(qū)的頭春毛料、精心配比,數次試驗,采用下關沱茶的百年傳承技藝精制而成。
前四泡茶湯水路細膩,入口清甜適口,唇齒間都是濃郁鮮爽的花蜜香,有微澀感,但很快化為強勁的回甘,第五泡至第十泡,口感一直甘甜,層次感明顯,稍有苦底,甜潤極高。
6. 甲級下關沱茶2006年
生普茶:具有一山一寨、一地一味的特征,口感滋味豐富,層次感偏強,韻味十分明顯,能極大的挑戰(zhàn)茶客的味蕾。
冰島普洱茶、老班章普洱茶、老曼峨普洱茶、那卡普洱茶、布朗山普洱茶、大雪山普洱茶,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品鑒和收藏的茶品
普洱生茶分為散茶和緊壓茶,散生茶就是曬青毛茶,也就是茶鮮葉采摘后經過殺青、揉捻、曬干后即可。而緊壓茶就是曬青毛茶經過壓制,制作成各種形狀的緊壓茶。我們常見的緊壓茶外形有:圓餅茶、碗臼形、方形、柱形等各種形狀和規(guī)格。一般的緊壓茶是不分等級的,但有高、中、低3個檔次。普洱生茶在制作成之后,一般要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發(fā)酵,使茶葉的味道更加的柔和。這個時間一般為5年以上,當然,普洱茶時間越久,口味越好。其價值也就更高。
【普洱生茶的鑒賞】
外形:條索完整、緊結、清晰
色澤:色澤光滑油潤
葉底:柔軟、新鮮、有伸張性
湯色:湯色會隨著時間的增加由深黃色到金黃色再到黃色
香氣:新茶帶有幽幽的花香、豆香。陳茶(老茶)不同時期自然發(fā)酵出荷香、樟香、蘭香等不同的香氣。
滋味:新茶就像脫韁的野馬,野性難馴、苦澀、茶味十足、回甘強勁,還帶有幽幽的花香、豆香。陳芳時間越長,口感就越醇滑、厚重。
【普洱生茶制作工藝】
普洱茶鮮葉采摘后,經過殺青、揉捻、曬干后制作成曬青毛茶,也就是散生茶。然后再壓制成各種形狀的茶,這就是緊壓茶。
【沖泡方法】
蓋碗、水溫在100℃左右。
7. 甲級下關沱茶怎么看年份
茶號(又叫嘜號)是出口貿易工作中用于對某種茶品質特點的標識。主要用于進出口業(yè)務。但有兩點要注意:
一、茶號不能用來判斷茶業(yè)貯存時間的長短;二、不能作為識別經營、生產企業(yè)的標識。以普洱散茶的茶號為例,前面兩位數為該廠創(chuàng)制該品號普洱茶的年份,最后一位數為該廠的廠名代號(1為昆明茶廠、2為勐海茶廠、3為下關茶廠、4為普洱茶廠),中間二位數為普洱茶級別